李念道:“因为他们重新找了个主子,刘宏的皇后,也是‘六后临朝’的最后一位灵思皇后何氏,但这位的水平不算太高。她儿子是汉少帝刘辩,即刘宏死后即位的东汉君主,兄长是大将军何进。”
“按道理讲,她和何进应当兄妹联手,共同把持朝政,即使有矛盾,也当先肃清外敌再后算账,然而实际情况是她和何进闹翻了。”
“她认为刘宏已死,自己儿子已是皇帝,何进不仅不再是她的助力,反而是她临朝称制、独揽大权的阻力,所以她接受了十常侍的投靠,想利用十常侍制衡何进和朝臣。”
“而十常侍这时因失去了刘宏这座靠山,急需一座新靠山,其等便向何太后投诚,还贿赂何太后母亲和弟弟,于是双方摒弃前嫌,一拍即合。”
“而何进这人水平也和他妹妹差不多,刘宏死后,何进认为自己能大榄朝中之权,没想到被自家妹妹给阻了,甚至妹妹还任用了和他有仇的宦官。何进如何能忍?”
“于是乎,他采用了一个在后来看相当愚蠢的计策。彼时,何进虽为大将军,但手下兵力对何太后和十常侍并无优势,因而司隶校尉袁绍献计,既然洛阳兵不足、将不广,何不从地方调兵入京?”
始皇道:“若调入京中之兵忠于何进,此计确有可行之处,然若入京之兵心怀异志,将成大祸!袁绍此人如非蠢坏,那便是另有所谋,调入京中之兵当与其有关。”
李念道:“陛下英明!袁绍向何进献上此计时的真实所想已不可知,然那调入京中之兵还真与其有关,确切说和其出身的袁氏有关。”
“袁绍出身汝南袁氏,而袁氏是东汉末年顶级的名门望族,四世居三公之位,门生故吏遍天下,名望可谓只在东汉宗室之下,而东汉宗室力量不均,无法集中,比于袁氏甚至还有所不如。”
“袁绍向何进建言要调入洛阳之兵是并州牧董卓,此人也算是袁氏故吏,因而袁绍认为董卓入京,不管对何进是何结果,反正对他袁氏应当不差。”
“可惜袁绍想错了,此时的董卓已经不是以前要仰仗袁氏的小卒,而是一头爪齿已利的猛虎,袁氏的缰绳已经拴不住他。”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