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可不是给匈奴人提供留学服务,在这学习生活都是要花钱的,且价钱还很高,没留学生特别优待。

        离开校舍后,赵高带留学生们到了另一站——学校食堂。

        因为考虑到日后还有人要过来留学,人可能还会很多,建立了好几座食堂,赵高现过来的只是暂且开放的一座。

        此时,食堂已经营业,饭菜的香味从窗口传来,让一些匈奴留学生禁不住吞咽口水,从今日清晨出发到现在已经有好几个时辰都没吃过东西,属实也是饿了。

        赵高介绍道:“此处是尔等今后用食之地,饭菜需购买,购买必须使用在学院内才有用的学员劵。要是不想吃这些窗口的饭食,也可进行订制,有庖厨会专门为尔等制作。”

        这也是故意安排的,主要目的依旧是加剧匈奴留学生主仆间的矛盾:身为主人,岂能跟一帮下人奴隶一起用食?吃的还是同样的东西,说不定还会用到下人奴隶用过的餐具。

        让这里变成下人食堂好了,出身高贵的我们当然要吃秦人庖厨专门制作的食物,才能符合我等身份。

        这样做还可以给学院带来收入,这些匈奴留学生虽然在匈奴属于不太受待见的一批人,但他们这趟过来留学,他们的亲长还是给予了充足的支持,在金钱方面是有保障的。

        再咋说这批人也是代表他们去留学的,要是在秦人那丢了脸,也等同丢了他们的脸。

        顺带还能在大秦国际学院内小范围实验一下纸币的使用。

        赵高笑道:“但诸位远道而来,今日的饭菜便无需购买,尽可享用。”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