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李念未来的隐忧

        咸阳,六英宫,李念正在抄录后世的医方,将之转译成这时代医者能懂的方子,讲述其中的药理,以及所能治疗的病症。

        这些时日,他非常的忙,在抄录后世医学知识的同时,还要负责编新字、编字典、编教材。

        幸亏参加咸阳大考的很多考生未离去,参与了这些项目,减轻了他的负担,让他一般只需审核编好的内容,把控编纂的质量即可,否则他一人完全不够。

        纵使身为有挂的穿越者,也力有尽时,一个人的能力再强,但他的精力和时间终归有限,还是得有其他人相助。

        将现代的知识转化成这时代人能懂不是一个简单的活,并不是把后世知识抄过来就能用,就不说语言文字有差别,但说李念抄写的这些医方。

        大秦没有现代的医学设备,就算从引擎中搜到某些正确的西医知识,搬过来也用不了,自然是以中医为主,而中医是在不断发展的。

        这也导致了一个情况,在后世中药方子里有的药材,在这时并未被认为是药材,甚至大秦现在都没有。

        中药有的药材并不原产于华夏,而来自于域外,在到了华夏后,被医者们发现其药用价值,再慢慢融入到华夏的医学中。

        因此,李念现在拿出药方,还得专门给医者们讲说这类药材,绘制其图形,描述其生长(生活)习性,讲说如何采收,如何制作为药。

        这也是在医者们没被召集来咸阳前,李念并未将后世医学知识传播开的一个原因。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