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尚书所言,可为真否?

        许多人本以为江河没有源头,或者说源头在人力不可达之处,为仙神所造,使之流于天下,现在却被告知有源头,还在这地方。

        这一下,此地的重要性在众人心中再度拔高,就算这地方环境条件真不行,也不可丢弃,反倒是大秦有了余力,定要将此地取回。

        江河之源头,怎可受辖于他人?

        李念继续道:“不仅是大秦之江河在此发源,那阳洲江河也发源自此地。大秦之所以长时不知阳洲,阳洲也不知有我大秦,主要便是因此地山川太高,阻碍双方,使彼此不得知。”

        “此地之山,大军难以跨越,那亚历山大未能东征至我大秦,也有此一因。”

        果然是为大山所阻,但那山得有多高,路得有多难走,才使两方彼此不相知多年。

        看着地图,嬴政和众人都想到一个问题:若真如李念所言,那他们要对阳洲下手,还真挺麻烦。

        不,还是有办法的,嬴政与熟知军事的众臣发现:可先打通西南方向,以那里为跳板,或从陆路,或从海路去往阳洲。

        他们所看的这片西南之地即为中南半岛,在汉朝时便有商人从此经过到达印度,虽然绕了点路,却比翻喜马拉雅山脉要好。

        李念也适时提到这,将木棍指向中南半岛:“若想去往阳洲,从此地相对更为适合。此处亦和阳洲相仿,全年炎热,旱雨季明显,降雨集中在夏季,即使全年最冷之时,往往也堪比大秦夏初,于此处种植稻谷等作物,亦能一年数熟。”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