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貌特征上有明显差别,那要治理此地,比治理外貌上没有太大差别的地方显然更难。

        毕竟一眼就可看出你和我们长得不一样,我们不是同一族人,而“非我族内,其心必异”这句话早就有了。

        李念继续道:“戎洲大部分地区气候温暖,阳光充足,降雨量适中,虽大部分土地不适合于种植,但草原、草地覆盖广泛,却十分适于放牧。”

        “因而戎洲之人以放牧、打猎和采集为生,他们的文明十分落后,逐水草而居,当某地不再适合放牧后,便会迁移。”

        但这时候的澳大利亚没有牛羊,也没有后世泛滥成灾的兔子,所以土著们放牧的是什么玩意儿?

        正是在后世数量达数千万的袋鼠。

        据说袋鼠肉带一股很重的尿骚味,可对这时代的澳洲土著而言,没有牛羊,连兔子都没有,能吃袋鼠就不错了,难不成去烧烤澳洲的辣条?

        “戎洲之人风俗也和大秦不同,如男童在到达他们成年的年龄时,需举行成丁礼。”

        听起来不就是大秦的冠礼嘛,但这异邦蛮夷会如何举行他们的冠礼,众臣无不好奇。

        只听李念道:“成丁礼大致有如下几步,割礼、文身……”

        提到割礼,李念顿了下,然后才讲了一遍,众人听得脸色古怪,心道果然是异邦蛮夷。

        “文身则是在身上刺刻图案,他们的刺刻并非墨刑,而是尖利的贝壳有规则地在男童手、腿、脚、肩、背、胸等处割出伤口,并搽涂木炭粉,使伤口愈合时留下疤痕。”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