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仅如此,若有事需找‘喜’之亲朋,其亲朋也如其一般取名,如何好找?如何知晓其等关系?”

        “此等情况,尤其会发生于登录户籍之时,既不便于查找,也不便于管理。如能赐‘喜’姓氏,使其子其父均为同一姓,譬如使之姓‘陈’,和其名‘喜’为一起为陈喜,再找之时,岂不方便?”

        “其父其子也与之同为‘陈’,不仅于登录户籍时更方便,且一观便知其等之间关系。”

        这话听得许多大臣点头,特别是王绾、李斯、冯劫等国务省官员。

        这办法听起来确实挺不错,不管是以后征收税赋,还是征服徭役,都能方便许多。

        甚至几人想的比李念说的还要更为全面,而有这么多好处,付出的不过是给民众定姓立氏罢了。

        且这对陛下也是一件好事,赐姓于天下万民,必会再增陛下于天下间的声望。

        王绾当即起身奏道:“陛下,臣以为李尚书之策颇为可行,臣曾看过各地籍册,发现不出数代,其中所入册之民便会混乱,于赋税徭役皆为不便。”

        “臣尝思解决之法未得,今日闻李尚书之策,此法若行,定可减少此中混乱,确实于国有利。且今时之天下,正好再造户册,万民若闻陛下欲为其等定姓立氏,必当感陛下大恩!”

        确实,天下才刚完成一统,大秦的户籍制度还没开始在所有六国之地施行,若真要为天下万民定姓立氏,正好趁这个机会一并完成。

        尽管不太喜欢李念那让士卒也读书识字的谏言,但对于这样可以让天下百姓更便于治理的办法,李斯也赞同道:“臣亦认为李尚书之策可行。”

        第3章赐姓于民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