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对于此次平叛,其实诸葛亮心里也和许多人一样,并不觉得有什么困难。
难的是如何把南中的夷人纳入大汉的有效管理之内,让他们不要再时时反叛。
这时,只听得一声沉闷轰响,只见那城门在里应外合之下,终于被冲车撞开了。
“丞相,城破了。”
站在诸葛亮旁边的一位中年文士说了一声,“此城一破,下官启程南下,正当其时。”
诸葛亮把目光从卑水城收了回来,落到中年文士身上,露出有些犹豫不定的神色,最后这才仿佛下定决心般地说道,“义强,此去需万般小心。”
“若是……若是事有不谐,莫要逞强,及早抽身而退,再图后计才是。”
中年文士拱了拱手,慨然道,“有劳丞相关心。下官既蒙先帝所重,如今又承丞相所托,在大汉危急之时,又如何能惜此身?丞相且等着下官的好消息便是。”
诸葛亮点点头,喟然长叹道,“若不是需要服南中人心,我定然不同意义强这般冒险。”
中年文士淡然一笑,“丞相为南中长久计,下官又岂会不知?下官如今既为益州郡太守,又岂能不尽职守?”
说完,又对着诸葛亮深深地行了一礼,“下官此去,若是当真有不谐之处,族兄之子祐,颇有下官逝去的兄长之风,丞相若是见其尚可塑造,还请看在我兄弟二人尽瘁事国的份上,帮忙照看一二。”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