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师长!”钟光邦立刻记录,转身就去安排。
“二、收编溃兵!命令各主力团,立刻派出精干小分队,佩戴明显标识,在各自防区内主动搜寻、接触成建制的溃兵队伍。态度要明确:愿意接受整编、共同抗日的,我们欢迎,补充进部队,军官量才录用。只想回家种地的,收缴武器,发给路费干粮,遣散回乡。但对于那些冥顽不灵、继续祸害百姓的兵痞、土匪,坚决予以军事打击,收缴武器,首恶公审处决!这事由各团团长亲自抓,李云龙、丁伟、周志明他们的支队,在乡下活动时也要注意配合。告诉同志们,手段可以灵活,但原则必须强硬!绝不能让溃兵成为新的祸源!”
“明白!我这就去拟具体执行方案,下发各团。”王光道重重点头,深知此事关乎根据地能否站稳脚跟。
“三、宣传动员!政工干部全部动起来!利用一切机会——张贴布告时、召开群众大会时、甚至走街串巷时——向百姓宣传日寇在南京、在盱眙的暴行!告诉乡亲们,鬼子烧杀抢掠,无恶不作,留下来只有死路一条!但我们不是任人宰割的羔羊,我们139师会和大家一起抵抗!同时,更要教会老百姓如何避祸!”王林特别强调,“当前首要任务不是鼓动他们拿起武器硬拼,那是送死!而是要教他们:鬼子来了怎么躲?粮食怎么藏?怎么往山里跑?怎么识别鬼子的动向?各支队下乡,第一件事就是帮助各村建立隐蔽的粮食物资储存点,选定安全的避难山洞或林地,规划撤退路线。要让老百姓觉得,我们来了,他们就有了主心骨,知道该怎么办,而不是盲目恐慌!”
“师长考虑得周到!”王光道深以为然,“我立刻组织政工干部和支队队员,编写简单的‘避战求生要诀’,口口相传,或者用最浅显的文字图画写下来,广泛传播。”
“四、应对日军!”王林的目光投向南方和盱眙“日军北犯是迟早的事,且部分敌军已占据邻近县区。我们不能被动挨打。各团、各支队,在稳定内部的同时,必须立刻向外派出侦察哨,严密监控长江沿岸、东南(盱眙、天长方向)和南面(滁县方向)的敌军动向。发现日军先头部队,不准擅自接战,立刻回报!我们要利用这段时间,尽快巩固内部,整顿队伍,囤积物资。告诉乡亲们,鬼子肯定会来,但只要我们准备充分,就能把损失降到最低!”
“最后。盱眙“
王林的目光死死钉在地图上盱眙县的位置,仿佛要将那块浸透鲜血的土地看穿。张红土带回的、结合了地下党同志冒死送出的情报,已然勾勒出一幅令人窒息的惨烈图景。
“一个中队鬼子,三百伪军……县长钟骏臣望风而逃……区队三十人,黄赤诚连长的一个连……商会王会长组织的千人民练……血战三日,官兵尽殁,民练伤亡惨重……屠城四日,烧房八千,杀人两千二百……”王光道政委声音低沉地复述着情报要点,每一个数字都像一把钝刀,割在在场每一个人的心上。炭窑内空气凝重得几乎要滴出水来,只有灯花偶尔爆开的轻微噼啪声。
{历史旁白:1938年1月2日,日军一个中队约200人及伪军300人从南京来到了盱眙。1月7日,日军主力发动进攻,占领县城。盱眙沦陷后,日军从1月9日至12日进行了长达数日的大屠杀,共杀害2200余名无辜平民,烧毁房屋8000余间,制造了惨绝人寰的“盱眙惨案”。国民党守军一个连与当地民众组织的“民练”千余人进行了顽强抵抗,连长黄赤诚在战斗中牺牲}
钟光邦一拳砸在简陋的木桌上,牙关紧咬:“畜生!一群畜生!县长跑了,留下百姓和一支孤军!黄连长是好样的,王会长和民练都是好样的!可……可这代价太惨重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