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林抬手打断了他,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力量:“打跑了第九师团,会不会引来更多的师团?日军华中派遣军会不会认为我们139师是心腹大患,必须除之而后快?届时,派来的可能就不止一个师团了。如果畑俊六调集第13师团、甚至从徐州前线抽调部队,汇合第九师团残部,数万大军压向我们这江北四县之地……”

        他手指重重地点在地图上那四个刚刚恢复些许生机的县城:“我们怎么办?我们139师随时可以转移,可以周旋,甚至可以再找机会咬他一口。但是,这里的百姓怎么办?我们刚刚帮他们建立起秩序,分了田地,藏了粮食,让他们看到了活下去的希望。一旦这里变成日寇重兵反复清剿的战场,变成战争的漩涡!鬼子的政策,同志们的都经历过,那会是怎样的地狱景象?我们好不容易凝聚起来的民心,会不会瞬间崩散?我们这几个月的努力,会不会顷刻间化为乌有?”

        一连串的问题,如同重锤,敲在每个人的心上。

        刚才还在热烈讨论战术的将领们,此刻都陷入了沉默。他们只想着如何消灭敌人,却险些忽略了他们为之战斗的根本——这片土地和土地上的人民。

        炭窑里安静得只剩下油灯燃烧的噼啪声和人们粗重的呼吸声。

        王林的目光变得无比锐利:“我们打仗,不是为了逞一时之勇,不是为了获得多少缴获,甚至不仅仅是为了消灭多少鬼子。我们是为了保护我们的家园,保护我们的同胞!如果因为我们在这里和日军主力反复拉锯决战,反而给这片土地和百姓带来更深重的灾难,那我们这仗,打得还有什么意义?”

        他站起身,双手撑在桌面上,身体前倾,看着每一位干部:“所以,现在的难题,不是如何打,而是打了之后,如何保住我们根据地的元气,如何不让百姓为我们承担无法承受的代价!”

        众人神色凛然,纷纷点头。王光道沉声道:“师长考虑得深远!这才是根本问题。我们必须找到一个两全之策。”

        “那……师长,您的意思难道是……不打?撤?”陈阿海迟疑地问道,语气中充满了不甘。

        “不打?当然要打!”王林斩钉截铁地否定,“鬼子打上门了,岂有不打之理?不狠狠揍他一顿,打掉他的嚣张气焰,他更会得寸进尺,觉得我们好欺负!根据地一样保不住!”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