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暗是最好的掩护,但也隐藏着无尽的杀机。队伍最前方,是各团侦察排派出的尖兵组,他们如同触角,在最前方数十米外探路,身影几乎与夜色融为一体。每个人都将警惕性提到了最高,耳朵捕捉着风中任何一丝异响,眼睛努力分辨着前方模糊的轮廓。

        “咔嚓。”一声极其轻微的枯枝断裂声,来自左前方一片小树林。

        尖兵组长,一团侦察排的老兵赵三娃猛地蹲下身,举起拳头。身后跟着的几名战士瞬间散开,依托地形卧倒,枪口指向声音来源,呼吸几乎停止。

        时间一秒秒过去,除了风声雨声,再无其他动静。

        赵三娃眯着眼,仔细分辨。也许是野兔,也许是风吹……但他不敢大意。他缓缓抽出腰间匕首,对身旁的战士打了个手势,示意从侧翼包抄过去查看。

        两名战士如同狸猫般悄无声息地滑入草丛。片刻后,一声压抑的闷哼和短促的挣扎声传来,很快又归于寂静。

        一名战士返回,压低声音:“组长,两个鬼子斥候,摸掉了。”

        赵三娃心头一紧。果然有鬼子的眼睛!幸亏发现得早。

        “处理干净,继续前进。通知后面,加倍小心!”他低声命令,队伍再次无声地向前蠕动。

        这样的遭遇并非个例。在如此广阔的战场上,即使有“完美路线”,也无法完全避免与日军零星的巡逻队或侦察兵不期而遇。

        在另一处干涸的河床附近,二团的一个连队几乎与一支日军五人巡逻小队迎面撞上。双方距离不足二十米,甚至在黑暗中看到了对方模糊的身影和枪械的轮廓!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