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地图,我能清晰掌握第6师团所有高级指挥部(师团部、旅团部、联队部)的精确位置,它们肯定在我的20公里探测范围内。我不要等,直接指挥刚刚缴获的重炮,优先对这些指挥枢纽进行定点清除式的炮火覆盖!第一时间打掉它的大脑和神经中枢!”
“在方圆二十多公里的激烈战场上,炮声隆隆,硝烟弥漫。某一区域的通讯突然中断,其他区域的日军首先想到的绝不会是整个师团指挥系统被端,更可能判断是局部遭遇顽强抵抗或通讯故障。在缺乏统一协调的情况下,日军各部队的反应会变得迟缓、混乱甚至相互矛盾。这就能为我们争取到至关重要的时间!”
为了进一步扩大优势,他将时间因素考虑进去:“如果将整个行动发起时间设定在夜间呢?”
王林立刻追问系统:“系统,综合分析当前日军航空兵的实力,他们是否具备有效的夜间精确侦察和轰炸能力?再精确推算一下,如果我们成功夺取日军一个师团级单位的主要炮兵力量,要打完其储备的、可用于一次大规模进攻的炮弹基数,大概需要多长时间?打完这些炮弹后,我们是否有机会将部分重炮,特别是150mm重炮带走?”
系统迅速回应:
【情报分析确认:现阶段(1937年底),日军航空兵缺乏机载雷达等有效夜战装备,其夜间轰炸精度极差,夜间侦察能力也非常有限,基本无法对地面移动部队或特定点位实施有效打击。选择夜间行动,将使我军最大程度避免来自空中的即时性毁灭威胁,有效安全窗口期大幅延长。】
【弹药消耗测算:以缴获的12门150mm重榴弹炮为例:
操作:有74军炮兵操作,效率有保障。
射速:一门150mm重榴弹炮的持续射速约为1-2发/分钟。
计算:12门炮,以较慢的1发/分钟的速度射击,每分钟就能向日军倾泻12发重达数十公斤的高爆弹。
持续时间:根本不需要打完所有炮弹。在30分钟的急速射中,就可以发射360发150mm炮弹。这足以将第6师团所有重要目标(指挥部、集结地、物资点)反复犁数遍,造成毁灭性效果。
结论:完成对敌指挥系统、预备队、集结地的毁灭性打击任务,仅需30-60分钟的炮击时间。时间绰绰有余。】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