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上有《日内瓦公约》,有安全区,躲过去就好了。”

        他们无法想象现代战争的毁灭性和日军有组织、有计划的种族灭绝暴行。故土难离与财产束缚:对于大多数市民,家业、田地、店铺都在南京。轻易抛弃一切踏上生死未卜的逃难之路,需要极大的决心和推力。很多人会选择观望,直到战火真正烧到眼前,但那时往往为时已晚。缺乏组织与交通工具:即使想走,数十万人的撤离需要极其强大的组织能力和交通工具(火车、轮船)。在政府不组织的情况下,依靠个人力量,只有极少数富人能弄到车船票,绝大多数平民无力远逃。

        王林深吸一口气,眼中闪过一丝痛楚与决绝:“我们不能眼睁睁看着南京变成……修罗场。军队打仗,天经地义,但老百姓何辜?上海撤退的乱象,绝不能在南京重演,尤其是……”他顿了顿,声音更低,“尤其是日本人,绝非善类。指望他们遵守国际公约,无异于与虎谋皮。”

        他抬起头,目光扫过两位最亲密的战友:“我们必须做点什么,哪怕只能多救一个人!我打算从两个方向入手。”

        “第一,明路。”王林语速加快,“立刻以国民革命军第十八集团军独立旅的名义,同时向南京卫戍司令部、军事委员会国防部、延安总部以及我第十八集团军总部发报!”

        他条理清晰地阐述电文内容:

        “电文主旨:恳请最高当局速下决心,有计划组织南京市民紧急疏散撤离。

        理由有三:其一,大量平民滞留城内,严重妨碍部队调动、战术展开及物资运输,一旦城破,巷战将因平民混杂而束手束脚;其二,战火无情,提前疏散可最大限度减少军民无谓伤亡,保全我元气;其三,军队无后顾之忧,方能心无旁骛,与敌决死一战,士气反能更加旺盛!此非怯战,实为保护国力、利战利民之举!”

        王光道和钟光邦闻言,神色凝重。他们深知此举的风险。钟光邦迟疑道:“旅长,这……这等于直接批评卫戍司令部的决策,唐生智那人刚愎自用,蒋介石也……他们绝不会听的,反而会认为我等动摇军心,恐招来祸患。”

        “我知道。”王林语气平静却坚定,“骂名我来背。但话必须说出去!哪怕有一丝可能让上头改变主意,就值了!就算他们不听,这封电文存在过,将来清算起来,也有人知道我们努力过!延安和总部那边,一定会支持我们的意见,并会向国民党转达,这样能增加一点分量。”

        王光道沉吟片刻,重重点头:“我同意。这是大义所在,个人得失不足论。电文我来草拟,力求有理有据。”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