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林双目微闭,意识深处【活点地图PrOMaX】系统全开,将情报中的敌军番号、大致方位、兵力评估数据输入,结合之前侦察的记忆,快速生成着战场态势图。只见代表敌军的红色箭头和光点,如同汹涌的潮水,从西、南、北三个方向汹涌扑来,形成一个巨大的、不断收紧的包围圈,而代表西路军的蓝色光点则稀疏得多,被困在几个孤立的区域内,其中高台-倪家营子一带,是最大但也最显眼的一团。

        系统的风险评估模块疯狂闪烁着红光,提示着令人绝望的敌我力量对比:兵力1:7,火力劣势极大,机动性受困,后勤补给线被彻底切断,战略态势极端不利……

        王林缓缓睁开眼,目光扫过众人焦虑而沉重的面孔,最后落在董振堂和杨克明身上:“总指挥部的判断和决心是什么?”

        董振堂叹了口气,拳头无意识地攥紧:“徐总指挥、陈政委电令:鉴于敌情骤变,实力悬殊,固守高台、倪家营等孤城已不现实。决定放弃高台,全军收缩至倪家营子一带,依托那里星罗棋布的屯庄堡垒,进行纵深防御,节节抵抗,争取时间,等待中央指示和国际援助的可能。”

        放弃高台?收缩倪家营?

        王林眉头紧锁。倪家营子他通过地图和侦察报告了解过,那里地势相对平坦,虽有几十个夯土屯庄可作支撑,但缺乏真正险要的地形,更像是一片孤立的堡垒群。一旦被敌人完全合围,断绝外援和内运,结局可想而知。历史上,西路军正是在倪家营子陷入重围,血战四十余日,最终弹尽粮绝,损失惨重。

        “倪家营子……并非久守之地。”王林沉声道,手指点在地图上,“屯庄分散,利于敌分割包围。我军兵力不足,难以照顾所有方向。更重要的是,粮食、水源、弹药如何解决?高台之战后,我们独立旅的炮弹已所剩无几,机枪子弹也支撑不了几次高强度战斗。五军的情况恐怕更糟。困守孤地,乃兵家大忌。”

        董振堂何尝不知,脸上满是无奈与决绝:“道理我们都懂。但此时东返之路也被马家军严密封锁;继续西进,则是茫茫戈壁,更是死路一条。倪家营子已是当前唯一能暂时依托,进行有组织抵抗的地方了。徐总指挥的意思是,哪怕只有一线希望,也要坚持战斗,向全世界表明我红军抗战到底的决心,同时等待时局变化。”

        第77章阴云压境七万重围锁倪家营

        等待时局变化?王林心中苦笑。西安事变虽已和平解决,但大局未定,蒋介石的心思难测。远在陕北的中央红军自身面临巨大压力,能否及时提供有效支援仍是未知数。至于国际援助,更是远水难解近渴。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