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令有变。”王林终于抬起头,目光扫过指挥部里每一张疑惑的面孔,“总部要求我部暂缓开赴山西,原地待命。”

        作战室内一片寂静,只听得见窗外风吹过黄土高坡的呼啸声。所有人心头都萦绕着同一个疑问:在全面抗战爆发,各兄弟部队纷纷开赴前线的时刻,有什么任务比立即抗敌更加重要?

        ......在这之前......

        一九三七年八月末的南京,暑热未消,而军事委员会会议室内,却凝着一层更令人窒息的肃杀之气。淞沪前线战报如雪片般飞来,每一个数字都浸透着血与火,诉说着战况的惨烈与国军精锐的急速消耗。蒋介石的脸色比往日更加阴沉,他背对着巨大的军事地图,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光滑的红木桌面,听着何应钦汇报与中共代表关于红军改编的最后谈判情况。

        “……延安方面,对于三个师的编制和员额已无太大异议,但其坚持要求保留一支额外部队的独立番号,即原红五军独立旅,现约八千人,旅长王林。他们声称该旅战力卓著,且……”何应钦顿了顿,斟酌着用词,“且在西北有其特殊战略价值,不宜拆散补充。”

        “特殊价值?不宜拆散?”蒋介石猛地转过身,声音不高,却带着冰冷的怒意,“什么特殊价值?是打下了西宁的特殊价值吗?!”西宁之事,虽被严密封锁,各方讳莫如深,但在他这里,始终是一根拔不掉的刺。一个旅级单位,竟能逼得一方诸侯屈服,这力量让他心惊,更让他如鲠在喉。“八千人的旅?他朱、毛的手伸得太长了!三个师已是极限,绝无可能再允一个整旅!”

        会议室一片寂静,只有窗外隐约传来的蝉鸣和远处城市模糊的喧嚣。陈诚、白崇禧等人眼观鼻,鼻观心,皆知此刻不宜插话。淞沪的战况像一块巨石压在每个人心头,前线每一天都在呼喊着要援兵,要精锐,而后方却还在为编制番号扯皮。

        正在气氛僵持之际,一份最新的淞沪战报被急促地送了进来。侍从室主任低声在蒋介石耳边快速汇报了几句。蒋介石的眉头瞬间锁死,接过战报快速浏览,手指微微颤抖。报告上写着某精锐师一日内伤亡过半,阵地反复易手,日军舰炮和航空炸弹如同犁地般将防线一遍遍摧毁。

        他缓缓放下战报,目光扫过会议室里一众将领焦虑而疲惫的面孔,最后又落到那份关于独立旅编制的文件上。长时间的沉默,空气仿佛凝固了。他走到窗前,望着窗外被暑热笼罩的南京城,内心在进行着激烈的权衡。

        前线需要枪,需要人,需要能打的部队!每一分力量都至关重要。那个王林……那个独立旅……虽然让他忌惮,但不可否认,这是一把锋利的刀。陇东、河西、西宁……一桩桩战绩表明,他们确实能打,而且极其擅长以弱胜强。这样的部队,放在山西、华北是隐患,但如果……如果放到淞沪那个血肉磨坊里去呢?

        第83章延安决断调虎旅东进

        一个冷酷而现实的念头在他心中升起。借刀杀人,驱虎吞狼!既能消耗日军,也能磨平这把他不完全掌控的利刃的锋芒。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