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和谈声里磨利剑靖远营中备倭兵
第82章和谈声里磨利剑靖远营中备倭兵
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的春天,在一种微妙而紧张的气氛中降临了陇北高原。靖远城头,独立旅的红旗猎猎作响,城墙内外,战争的创伤尚未完全平复,但一种新的、更为炽热的情绪正在部队中蔓延——对日寇的同仇敌忾,和备战迎敌的迫切感。
西宁冒险的成功,如同一剂强心针,极大地振奋了西路军的士气,也暂时解除了河西走廊的致命威胁。独立旅回防靖远桥头堡,承担起连接陕甘与河西的战略枢纽重任。然而,旅长王林的目光,早已越过眼前相对缓和的国内战局,投向了东北方那片正被日寇铁蹄蹂躏的国土。
旅部会议室里,烟雾缭绕。王林、政委王光道、参谋长钟光邦,以及一团团长陈阿海、二团团长李云龙、炮兵营营长刘根胜、骑兵营长沙马尔格、特战营长张红土、后勤保障团长林火旺、一团副团长周志明、丁伟、二团副团长黄木生、孔杰等核心骨干齐聚一堂。墙上悬挂的,除了西北军事地图,新添了一幅巨大的中国全图,东北、华北区域被醒目的红色箭头标注,那是日军侵略的态势。
王林手中拿着一份由中央转发、内容相对简略的通讯稿,目光扫过在场每一位神情肃穆的部下。
“同志们,”王林的声音沉稳而有力,“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国内形势正在发生重大变化。蒋介石虽然被放回了南京,但‘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呼声已经响彻全国,迫使他不得不坐下来,与我们进行谈判。”
他扬了扬手中的纸张:“这是中央传来的零星消息。谈判桌上,斗争异常激烈。老蒋还在耍花样,企图限制、削弱我们红军,甚至想借整编之名吞并我们。但是,党中央和毛主席的方针很明确:必须保持我党我军的独立自主,必须争取到合理的编制和防区,以便开赴抗日前线,真正对日作战!”
“也就是说,打鬼子,是迟早的事,而且很可能很快!”李云龙按捺不住,嗓门洪亮,“旅长,咱们什么时候开拔?老子早就想用这手中的家伙,去会会那些东洋鬼子了!”
王林看了他一眼,示意他稍安勿躁:“具体时间,要等中央的谈判结果和统一部署。但是,我们不能等!日寇不会等我们谈好了再动手。华北局势日益危急,平津一带已是风声鹤唳。我们必须从现在开始,立刻着手,进行全面的对日作战准备!”
他站起身,走到那幅中国全图前,手指重重地点在山西的位置。
“根据我的判断,以及……一些内部情报分析,”王林巧妙地掩饰了【活点地图PrOMaX】系统对未来历史走向的推演功能以及自己对未来的记忆,“一旦国共达成协议,我军整编开赴前线,很大可能会被部署在山西方向。山西表里山河,是华北屋脊,战略地位极其重要。日军欲图华北,必攻山西。那里,将是我们独立旅未来的主要战场!”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