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林的目光变得锐利起来,大脑飞速运转,整合着所有的信息:

        理由逐渐清晰:

        第一,政治威慑,破局西北:若能在此战中重创甚至击退国民党最精锐的嫡系第一师,必将极大震撼西北诸马(马鸿逵、马步芳、马步青)以及摇摆不定的东北军。马鸿宾刚被打残,若中央军王牌也在红军手下吃了大亏,这些地方军阀就得好好掂量掂量,为了南京政府的命令,拼光自己的老本到底值不值得。这将为红军接下来在西北开展统战工作、逼他们让出通道、乃至共同抗日创造极其有利的战略态势。这比消灭几个地方军阀旅的意义重大得多。

        第二,掩护主力,策应北上:二、四方面军即将北上。若放任第一师控制陇东,必将给北上的兄弟部队带来巨大威胁和阻碍。提前将其打疼、打怕,甚至暂时打退,就能为三大主力红军胜利会师并打开新局面,扫清一个巨大的障碍,争取到宝贵的时间和空间。

        第三,主动在我,进退有据:此战,敌是劳师远征,我是以逸待劳;战场在我根据地之内,地形、民心皆利于我。我有选择战场的主动权!打,可以精心设伏,以巧破力;若战局不利,仍可依原计划,凭借复杂地形和群众基础从容退入山区,损失可控。并非孤注一掷的浪战。

        风险巨大,但潜在的收益更是战略级的!这是在为整个红军的未来,抢一个先手!

        烟再次燃尽。王林的目光变得无比坚定,之前的犹豫和沉重一扫而空。他深吸一口带着黄土气息的空气,转身,大步流星地走下城墙。

        当晚,独立旅团以上干部紧急会议在旅部召开。气氛凝重,所有人都知道,这将是一次决定独立旅乃至陇东根据地命运的战略抉择。

        王林没有隐瞒,首先传达了中央电报的精神和建议,也坦诚了多数人最初的避战想法。

        “……中央的考虑是为了我们好,怕我们这支刚有点样子的部队被打垮了。同志们有顾虑,也完全在情理之中。”王林的声音平稳,目光却锐利地扫过每一个人。

        接着,他话锋一转,声音陡然提高:“但是,同志们!我们不能只盯着自己这一亩三分地,只想着保存自己!我们要想想正在北上的二、四方面军兄弟!要想想党中央在陕北面临的整体压力!要想想我们红军未来的出路!”

        他走到地图前,手指重重地点在代表第一师进攻方向的箭头上: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