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委王光道深深点头,接口道:“老林说得对!消极避战不行,但死守硬拼更不是办法。我们必须争取战略主动。主席早就说过,‘不打无准备之仗,不打无把握之仗’。敌人的准备是基于他们以为我们还是几千人的‘流寇’,但他们错了!我们是拥有根据地的猛虎!我同意,要打,就绝不能在他们选定的时间、地点,按照他们的节奏打!必须跳出出去打!把战场摆在我们的根据地之外!”
钟光邦扶了扶眼镜,补充了最关键的现实问题:“跳出外线作战,后勤压力巨大,对部队的机动性、战斗力要求更高。我们现在的家底,到底能不能支撑起这样一场主动出击的大规模战役?能支撑到什么程度?这需要精确计算。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我们现在对‘彼’已大致清楚,但对‘己’呢?各营经过这几个月的发展,究竟到了什么规模?装备如何?士气怎样?这些必须立刻摸清,才能决定我们能在多大规模、多远的距离上作战。”
王林重重一拳砸在桌子上,决心已下:“好!那就先彻底摸清我们的家底!光道同志,老钟,立即以团部命令,急电各营主官:除各营留一名主要干部值守防区、严密监视当面之敌外,营长、副营长、教导员,以及各直属连连长,立即快马赶回团部开会!我要当面听他们汇报!我们要先把自己这把刀磨得有多快、有多重,弄得清清楚楚!”
“通讯员!”
“到!”门口待命的通讯员应声而入。
“立即按此命令,向一、二、三、四营及所有直属连发报!要快!”
“是!”
命令随着电波和快马迅速传向四方。接下来的半天,吴起镇团部门口马蹄声络绎不绝,各营主官们带着一身风尘和征战杀伐之气,匆匆赶到。
下午,团部最大的那间窑洞会议室里,将星云集,济济一堂。王林、王光道、钟光邦坐在上首,下面是从各防线赶回来的营连干部们:一营长陈阿海、二营长黄木生、三营长周志明、四营长李云龙(他那大嗓门人未到声先至),以及侦察连长张红土、炮兵连长刘根胜、骑兵连长沙马尔格、警卫连长、辎重营营长林火旺等人。空气中弥漫着烟草、汗水和一种久经战阵的锐利气息。
王林没有多余的寒暄,直接开门见山,声音回荡在窑洞里:“同志们!敌情,张红土已经简要说了,马鸿宾调集了近万大军,准备半个月后对我们动手,想一口吞了咱们的根据地!我们是引颈就戮,还是奋起反击?”
“打他狗日的!”李云龙第一个吼出来,其他人也纷纷面露愤慨,战意高昂。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