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林重重地强调了最后三个字:“什么叫‘值得打’?就是打仗要有眼光,要有算计!”
“出击之前,要反复权衡:这个据点打下值不值?这伙敌人消灭了,能缴获多少我们急需的马匹?多少枪支?多少电台电话线?多少药品粮食?对我们实现‘骡马化、信息化、后勤化’的目标有多大帮助?对巩固根据地、发动群众有多大作用?”
“以后,缴获品的数量和质量,要成为衡量一次战斗价值的重要标准!不能光满足于击溃敌人,更要追求缴获充实自己。打一个穷得叮当响的土围子,可能不如伏击一支马鸿宾的小型运输队来得‘值得’!我们要像猎人一样,仔细挑选猎物,既要保证自身安全,更要追求最大的收获!当然了对于罪大恶极危害群众的,该打还得打,保护党和群众利益是最大的,要先于我们自己的利益”
他看向各位营长、连长:“因此,你们化整为零出去后,选择性出击至关重要!侦察连要提供精准的情报,判断敌人的价值。你们指挥员要学会算计,要把军事行动和我们团队的长远建设紧密结合起来。每一次战斗,都要力争成为为我们独立团这架战争机器‘输血’、‘补钙’的过程!”
“总之一句话:我们要用从敌人那里缴获来的物资和马匹,实现我们的‘骡马化’;用缴获来的电台和电话线,实现我们的‘信息化’;用缴获来的药品、弹药和粮食,夯实我们的‘后勤化’!最终,用我们愈发强大的实力,更好地完成党中央交给我们的‘钉钉子’和‘搞建设’的任务!都明白了吗?”
“明白!”全场干部异口同声,吼声震天。这一刻,所有未来的行动都被赋予了一个清晰而功利的指向——以战养战,以敌制敌。独立团未来的每一次战斗,都将不仅仅是单纯的军事对抗,更将是一场场目标明确、为自身发展汲取养料的主动出击。
王林的思路极其缜密,他几乎考虑到了所有方面。在强调了主动出击的同时,他丝毫没有忽视最根本的立足点——全面而坚固的防御能力。
“同志们,我们说要主动出击,以战养战,但这一切的前提,是我们必须有一个牢不可破的家,必须让我们的战士在各种环境下都能有效保存自己!”王林的声音沉稳下来,话题转向了更为系统的防御学习,“各营连前出驻扎,不仅要研究阵地防御,更要全面学习和掌握在各种条件下的防御本领!这是我们独立团需要系统学习、深入研究并不断改进的一项重要军事技能!”
他并没有具体指示该怎么挖战壕,而是提出了更高的、全面的学习要求:
“我们过去擅长运动战,对于系统性的、全方位的防御经验还需要加强。现在,这就是我们要补上的课!”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