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长,我懂!”陈阿海郑重回答,“咱们独立团,又要多一张王牌了!”

        很快,命令传达下去。各营连纷纷响应,尤其是彝族战士们,听到要组建骑兵连并由彝族干部沙马尔格负责,更是踊跃报名。沙马尔格严格筛选,很快,一支由120名精通骑术、战斗经验丰富的战士(其中超过七成是彝族战士)组成的队伍初步成型。那些缴获的战马和装备也迅速分配到位。

        在后续北上的征途中,常常可以看到在主力部队侧翼,一支新的队伍在沙马尔格的带领下,进行着紧张的骑术训练、马上劈杀和战术机动。马蹄声声,刀光闪闪,成为了独立团一道新的风景线。

        独立团直属骑兵连,这把未来的利刃,开始在长征路的末尾,悄然淬火成型。

        哈达铺的短短几天休整,让历经磨难的独立团得到了喘息,明确了方向,补充了部分给养,士气更加旺盛。他们知道,下一段征程,将是朝着陕北、朝着抗日前线,一路进发!

        “猛虎团”这把尖刀,已在哈达铺磨利,即将归入陕甘支队的刀鞘,随时准备为北上抗日而再次出鞘,虎啸西北!

        {历史旁白:达铺休整与决策(1935年9月18日-23日)

        部队休整:哈达铺的休整对历经艰险、人困马乏的红军至关重要。部队在这里进行了整编,并获得了宝贵的物资补给。

        情报获取与决策转变:党中央在哈达铺获得了一些报纸(如《大公报》),从中了解到陕北仍有红军活动和根据地存在的确切消息。这一情报至关重要。

        正式整编:9月22日,党中央在哈达铺召开团以上干部会议。主席作报告,宣布部队正式整编为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支队(彭老总任司令员,主席任政委)。尽管在俄界会议已决定整编,但这是在干部会议上正式宣布并动员。同时,主席在会上提出了“到陕北去”的方向}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三五中文;http://www.99doing.com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