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庄还有不少厚实的土布和棉花!”

        王林看着迅速堆积起来的棉衣和粮食,心中一块大石落地。“好!立刻组织打包!骡马优先驮重物和弹药!棉衣、粮食、药品,由人背!人手不够?”他的目光投向俘虏营的方向,那里蹲着黑压压一片垂头丧气的俘虏,鲁班场的加上古蔺的,足有近六百人。

        接下来的两天,古蔺县城成了独立团的临时后勤基地和大型“诉苦转化”现场。在政委王光道和政工干部的高效组织下,俘虏营里掀起了诉苦运动的高潮。红军战士带头讲述自己和家人的苦难,控诉军阀混战、地主剥削、长官克扣军饷喝兵血的罪恶。凄惨的经历迅速引起了俘虏们的强烈共鸣。许多俘虏痛哭流涕,纷纷站出来诉说自己的遭遇:家中田地如何被夺,如何被“抓壮丁”,在军队里如何挨打受骂、吃不饱穿不暖,长官如何贪污军饷……

        阶级仇恨的火焰被点燃,“当兵吃粮”的麻木被打破。“红军是穷人的队伍!”“打倒军阀!打倒蒋介石!”“我们要跟着红军走!”的口号在俘虏营中此起彼伏。经过严格甄别(剔除兵痞、军官)和自愿报名,近六百名思想转变、身强力壮的俘虏被挑选出来。

        王林站在临时搭建的台子上,看着台下这六百多张激动、期待的新面孔,朗声道:

        “兄弟们!从今天起,你们不再是俘虏,也不是给军阀卖命的炮灰!你们是咱们中国工农红军独立团辎重营的战士!你们的任务,就是扛起咱们红军的粮草、衣物、弹药!扛起咱们革命的本钱!跟着大部队走,咱们一起打出一个穷苦人当家作主的新天下!穿上这身棉衣(指分发下去的缴获棉衣),咱们就是自己人了!有没有信心完成任务?”

        “有!有!有!”六百人的吼声汇成一股洪流,震撼着古蔺的城墙。

        独立团辎重营正式成立!这些“解放战士”换上了红军急需的棉衣(旧军装染灰或直接穿缴获的灰棉衣)在老兵骨干的带领下,迅速投入到物资捆扎、驮载的工作中。沉重的棉衣、粮食、药品、布匹、盐巴等物资被有条不紊地分配、打包,由人背马驮,形成了一支规模庞大、专门负责后勤运输的队伍。这支队伍,将成为独立团未来漫长征途中不可或缺的生命线。

        与此同时,王林严格遵循军团的“制造假象”任务。他命令部队在古蔺城头增派岗哨,多打旗帜(甚至故意挂出一些缴获的川军旗帜混淆视听),白天派出小股部队大张旗鼓地向古蔺以西、以北方向进行武装侦察,夜晚则在城外多点篝火。团部电台也频繁联络,故意用明码或低级密码发送一些“请示西进路线”、“催促后续部队加快速度”、“要求补充弹药准备强渡长江”之类的假情报。

        古蔺被“红军主力”攻占并“积极筹备西进”的消息,像长了翅膀一样飞向四面八方。正在赤水河以西、以北地域调兵遣将,意图围堵红军“西窜”的川军潘文华、郭勋祺等部,以及云南方向的滇军,还有部分被吸引过来的中央军追兵,接到情报后更加确信:红军果然要拼死从古蔺方向北上渡江!各路敌军指挥官纷纷调整部署,催促部队加速向古蔺以西、以北地域合围,企图将“红军主力”聚歼于长江南岸。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