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别了首长,王林没有丝毫喘息的时间。两天!只有两天!他必须在黄平这座临时落脚点,将手中这支成分复杂、规模庞大(约两千五百人)的队伍,迅速整合、整编成一支号令统一、能打硬仗的正规红军团!

        团部设在一个祠堂里。油灯彻夜长明。王林、新任政委王光道、团事务长钟光邦,以及赵大山围在地图桌旁,桌上铺着连夜赶制的花名册和编制草案。激烈的讨论声持续到后半夜。

        “骨架必须硬!核心战斗力量必须纯粹、精干!”王林的手指重重敲在草案上,“我的整编思路是:一营为基干,二营、三营混编重塑,特种连队扩编,辎重营彻底消化转型!”

        他的方案迅速成型,并进行了精确的人数核算:

        独立团第一营(基干营,750人):

        营长:陈阿海

        副营长:李刚(中央调派,原红一军团主力连长,作风硬朗)

        核心构成:

        原战斗营(红三营)精锐骨干:500人(保留最核心的战斗力量)。

        原辎重营精壮力量:100人

        新参军青壮:精选150名(优先猎户、身体强健、有战斗潜质者)。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