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中央的电报
程翠林的声音低沉而清晰,将数月来地狱般的挣扎、绝境中的奋起,浓缩成冰冷的电码。他口述完毕,已是气喘吁吁。陈树湘嘶哑地补充了几句关键战斗节点和王林的指挥表现,由程翠林一并录入。最后,程翠林亲自拟定了关于部队当前编制、骨干人员(王林、王光道、钟光邦等)及下一步西进意图的简要说明。
两份承载着血与火、绝望与重生的长电文,伴随着发电机沉重的嗡鸣,再次艰难地穿透群山迷雾,飞向中央。
中央驻地,军委处。
油灯将几位核心领导的身影投在简陋的土墙上。总司令和副主席仔细着译电员送来的、由两份电文拼凑出的完整报告。帐篷内一片寂静,只有纸张翻动的沙沙声。
“从文塘尸堆爬出…七十余人起家…石塘救人…道县夺城…湘江再渡…伏击桂军精锐…通道血战…收编转化…一千二百人…”总司令低声复述着关键节点,声音带着深深的震撼,“奇迹!真正的奇迹!陈树湘、程翠林…命大!这个王林…了不得!”
副主席推了推眼镜,目光凝重而务实:“情况清楚了。34师主力确已损失殆尽,现有力量约一千二百人,虽经血火淬炼,但成分复杂(含大量转化俘虏和参军百姓),且陈、程二同志重伤未愈。当务之急是让他们尽快安全归建。”
总司令沉吟片刻,目光扫过众人:“红34师,湘江一战,为掩护主力渡江,全师将士浴血奋战,功勋彪炳,其番号留存!但眼下这支队伍,虽由34师种子发展而来,规模、构成已不足以支撑一个师的编制。保留番号是对牺牲将士最好的纪念,但部队本身需要一个新的、更符合实际的编制,以利后续作战和建设,刚好红五军团也重新整编了,直辖三个团,那就给他们再加个团,独立团。”
副主席点头:“我同意。这支队伍是王林同志一手从绝境中带出来的,战功卓著。建议授予王林同志个人特等功一次,其所部记团体一等功!部队整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五军团独立团’!任命王林同志为独立团团长!他本就是营长,凭功升任团长没问题!”
“编制呢?一千二百人,编一个团略显单薄,且成分复杂,亟需骨干充实。”有人提出。
“正是!”总司令接口,思路清晰,“为加强力量,迅速融合,形成可靠战斗力,立即从中央纵队抽调三百名久经战火的老兵,一百名政治坚定、经验丰富的班排级干部,火速奔赴黄平!与王林部混合整编,充实独立团骨干!算是中央给王林的奖励,方便他整合队伍,希望咱们队伍又出一员悍将,原34师政委程翠林同志、师长陈树湘同志,伤势严重,需长期静养,不宜随军奔波。命令五军团,待独立团抵达黄平后,务必派最得力部队护送陈、程二同志至中央休养!王光道同志调任独立团政委!钟光邦同志任团事务长(总务处长)!三人组成独立团党委,其余团、营、连级干部,由王林同志根据实际情况提名,报五军团党委审批!”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