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伤、愤怒、绝望的哭诉此起彼伏,汇成一股撼动人心的洪流。阶级的压迫,旧军队的黑暗,个人的血泪史,在“红军官兵平等”、“为穷人打天下”的鲜明对比下,产生了强大的冲击力。王光道适时地引导着,将个人的苦难引向对旧社会、旧军队制度的控诉。
“愿意留下来,跟我们一起干革命的,打碎这个吃人世界的,站到左边来!想回家的,红军发路费,两块大洋,绝不食言!”王林的声音在哭诉声暂歇时响起,斩钉截铁。
短暂的沉默后,人群如同开闸的洪水般涌向左边!六百多名桂军俘虏,包括许多轻伤员,眼神中曾经的迷茫和恐惧被一种找到归宿的狂热所取代,高高举起了手。只有少数年纪过大、伤势过重或顾虑极深的人,默默地走向右边领取路费。
看着左边那黑压压、群情激昂的六百多人,再看看旁边那近百名摩拳擦掌的百姓新兵,王林和王光道对视一眼,都看到了对方眼中震撼与欣喜交织的光芒。兵员,这支队伍最宝贵的血液,从未如此充沛!
命令迅速下达。钟光邦、林火旺立刻从登记处抽身,带着原辎重排的老兵们开始行动。场面虽然庞大而纷乱,但在系统无形的“三倍增益”下,组织的效率极高。百姓新兵和那六百多名转化桂军俘虏被迅速打散、混合编组。
“你,你,还有你!编入运输一队!负责骡马大车!”
“你们几个,会点木匠活的?去修理队!”
“有力气的,过来!加入人力搬运队!”
“当过兵的?会用枪的?好!编入辎重营警卫连!”
“识点字的?太好了!营部需要文书!”
钟光邦展现出惊人的组织才能,拿着简陋的名册,声音洪亮地分派任务,确保每一个环节都有人负责。林火旺则带着人清点刚刚缴获和采购的大量物资——粮食、药品、弹药、被服、工具,以及从桂军那里缴获的驮马、大车,为辎重营的运转准备家当。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