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跑乙支文德后,于仲文又后悔了,因为害怕不能跟杨广交代。

        好在之前杨广因为于仲文长于谋略,便命他节制九路大军。

        因此,于仲文不顾宇文述等人的反对,强行率九路大军三十万五千人渡过鸭绿江,直取平壤城,想要擒回乙支文德。

        可乙支文德在隋军大营走过一遭,早就知道隋军粮草不济,于是采取了疲敌之策,一路上不断派出小股兵马去袭扰隋军,使得隋军一日之内小胜九次,很快便被眼前的胜利给迷惑了,轻率渡过了萨水(清川江),距离高句丽都城平壤只剩下不到三十里了。

        此时又是这个乙支文德派人跑去城外的隋军大营,跟于仲文和宇文述等人说高句丽愿意对大隋称臣纳贡,只要隋军一退,高句丽王便立即亲自前往临渝宫向大隋天子请降。

        宇文述知道隋军虽然声势浩大,但粮草已经快要耗尽,加上士卒疲敝,无心再战,而平壤城墙险固,很难在粮草完全耗尽之前攻得下来,便力劝于仲文接受高句丽人的请降,同意撤军。

        最终,于仲文听从了宇文述的建议,决定就此班师回朝。

        可就在隋军渡萨水北撤渡到一半之时,乙支文德却率领高句丽大军趁机对隋军的后军发动进攻,致使隋军大败,九路大军三十万五千人,最终只有两千七百多人逃回了辽东。

        第282章杨广:战争可以输,乙支文德必须死

        虽说最终杨广将宇文述和于仲文等大将皆除名为民,并斩杀刘士龙以谢天下,却还是无法改变第一次征伐高句丽以失败告终的结果。

        在杨广看来,若是没有这个乙支文德,大隋第一次征伐高句丽很有可能就大获全胜,便不会再有之后的第二次和第三次征伐高句丽,使大隋一直深陷战争的泥沼,不仅极大损耗了国力,还使得朝廷民心尽失,险些就此灭国亡朝。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