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东吁叛逆的平叛大计,已在中枢决策层达成了共识,这在楚凌看来,是至关重要的一步。
自正统三年起,大虞中枢经历一次次风波,朝局动荡不停,紧密围绕皇权巩固而变的,是一批批旧臣的倒下与新锐的崛起,这使大虞形成一次次的洗涤,永昌朝已成过去,一帝三后过渡的时代落下帷幕,属于全新时期的正统朝,正在逐步增强对天下的凝聚及影响。
今下被楚凌初划正统朝决策层的文武重臣,需要用一场极致的抗压测试,来确立在中枢的位置。
正统四年的对虏之战,是楚凌没有对外有任何商榷,乾纲独断下发动的战事,恰是这场北伐,标志着楚凌在那至尊宝座上,没有任何的争议或别的。
乾纲独断,在今后一段时期,还会在正统朝上演。
因为楚凌需要将自己的意志和决策,不断地下沉到大虞每寸疆域,以此来调动一切资源来完成部署。
不过在一些事宜上,楚凌需要有一批肱股栋梁,在中枢及地方的重要位置,为自己紧盯着一些领域。
所以就有了这次东吁叛逆的平叛大计。
楚凌需要看看,被他划为中枢决策层的重臣,在面对内部有分歧、状况下,要对外部彰显大虞威慑,如此复杂多变的处境下,他们一个个的表现到底如何。
这天下是楚凌的不假。
但是统御和治理这天下,是需要有一批肱股栋梁,在重要的位置上,去发挥出各自作用及影响的。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