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米,

        一千米。

        “钻头状态良好,无过热和磨损迹象,准备分离第一个节点。”

        在控制人员的指挥下,钻头后面部分最外端的一块直接脱落,就那样卡在已经被钻头钻碎的泥土和碎石当中。

        这一款钻头的设计就是直接往下,并不需要将钻开的碎渣运送到地面上来,因此在钻头经过的地方是不会出现空洞的,速度也提高了至少上百倍。

        上面的监测仪器只能通过对比钻头上面的各个信号发射装置来确认整个钻头是否出现偏移。

        连接钻头和上方设备的线缆直径超过五十厘米,最内层的输电线缆只有小手指粗细,就这还是五根备用电缆连在一起的粗度。

        外面全部都是高强度的拉索以及保护套,在最外层还有一个很特殊的构造,那是大量分段式传送履带,是为了防止线缆被卡住专门设计的。

        当钻探深度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整个线缆受到的摩擦力将非常大,很容易将线缆卡住,这些履带就是为了这种情况准备的。

        控制室里,各国地质专家目瞪口呆的看着已经突破到接近两千米深度的钻头。

        虽然说这块区域是专门挑选的较为松软的地段,而且下方还有大量空腔存在,可以节约钻探时间,可是这个钻头的下潜速度也完全超出了他们的想象。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