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是残酷的。

        希拉镇的多兰第一次确实的意识到自己在书本上所看到的这句话的具体意思。

        出生在希拉镇上的多兰.艾尔是一个热爱学习的人,当他从米尼西亚王国的国立大学毕业,并回到家乡不久后,年仅三十的他就成为了一名在巴格尼亚王国境内有名的学者,兼诗人。

        当王国被推翻,国家要变成共和制的时候,多兰是欢欣鼓舞的。

        多兰认真的了解过革命党所说的共和制度,他相信,共和制将带来自由与平等,结束贵族对权力的垄断。

        多兰曾在自己的诗篇中歌颂这一变革,认为这是历史的必然,是人民觉醒的象征,共和可以让知识与智慧不再局限于贵族阶层,而是能够惠及每一个人。

        他满心期待着一个新时代的到来,一个更加公平、自由的时代。

        然而,多兰并不清楚,大多数时候,自由其实与是同样的。

        革命的爆发突然且猛烈,老国王一下子就被赶跑了,预料中的内战并没有爆发,这更让多兰认为共和制的先进性。

        但是后面发生的事情,就让多兰感觉到不太妙了。

        首先是作为革命的发起者,兼革命党的党首--卡拉先生突然间因为疾病而暴毙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个多兰没听说过的人上台,当了议会长。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