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铛铛铛……”
木锤敲击铜钟的声音,沉闷而响亮,有力的贯穿了整条街道。
在晨曦照射下来的第一道阳光中,寂静的比奇小镇便活了过来,披着麻布衣服,手持锄头、铁锹,还有扁担的男男女女们都从自家低矮的房屋内走出。
比奇镇的房屋很少有高大的,甚至连一层楼的房屋都少,大部分都是半层楼的土木混合修成的狗窝。
狗窝,这是比奇镇人自己都承认的比喻,因为真的很像。
比奇人的房屋都是半层房,它们的墙壁不高,因为房屋主体都在地下,建房子的时候,本地人都是先挖一个坑,然后在坑里填上木头、石头之类的东西。
将地基打好后,他们便往里面撒上石灰石粉,或者是从附近山顶上开采的硫磺粉。
劳动群众们不知道石灰粉和硫磺粉的特性,但是他们在生活实践中知道,在自家建房子的时候,往地下洒一些这些东西,会有好处。
打好地基后,本地人就会用石头和木头一起修筑房屋,因为是半地下的窝子,房屋墙壁不用修筑太高,就能修出一座能住人的窝子。
这样做的好处显而易见,省材料,成本低,但是不省时间。
挖坑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但是挖坑却真的省钱,因为木头和石头都是贵族老爷的东西。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