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宾再次被舅舅说服了,见识过草台班子和央视剧组的差距後,他非常明白只有一个好导演是拍不出好片子的。

        至於拍什麽,舅舅也有话说。

        “《鬼吹灯》这个题材敏感了,《琅琊榜》更适合拍成电视剧,《失恋33天》倒是不错,就是未必赶得上情人节上映。”

        舅舅是懂电影的,就是情人节给人家看失恋的片子多少有点损就是了。

        “与其拍别人写的,倒不如用自己的,你之前给我的那剧本就不错。”

        穿越之初,为了证明自己没有玩妹丧志,左宾在舅舅的监督下草创(抄)了一份剧本,剧本名曰——《夜店》。

        在原版查无此片的情况下,左宾的这版《夜店》在背景、剧情和人物方面都做了地方化调整,就算以後原版出现了,大家都算不上抄袭,後来者顶多是个同类型高仿。

        得知舅舅已经走江影的渠道报备了《夜店》,左宾暗自保证以後不会去拍《火锅英雄》。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左宾一边完善剧本,一边组建剧组。前者还算顺利,後者琐事一大堆。

        还好有舅舅帮忙。

        月底的时候,一支以江影在职员工为班底的剧组组建完毕,舅舅亲自担当制片人。

        江影作为这部电影的出品方,可以说是鼎力支持了。进组的职员是各部门的骨g,就算b不上央视,也不是草台班子能碰瓷的。三百万的拍摄资金对日薄西山的江影来说也绝对不是一个小数目。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