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多尔爵士要是离开了新门监狱,他就是个有着悲惨过去的年长富翁——这放现实里,伦敦满大街都是衣冠楚楚的老绅士,也没见哪个能引起路人讨论的。
抱歉啦,爵士,为了文学特殊性,也为了你的人气和自己的钱包,凯瑟琳觉得他一时半会是要继续蹲大牢。
“哎呀,怎么还有说不好的。”
玛格丽特拆开一封信,看了两行,圆润的脸蛋顿时气出了红晕:“这笔记,一看就是个老古董!说什么让杀人犯伸张正义就是哗众取宠,《海滨杂志》也沦落到用这种匪夷所思的东西骗人上当……不读了不读了!什么年代啦,大家喜欢的作品就是好作品!”
说着她直接转身,把那封信丢在了壁炉里。
对的!就是要这个态度。
有喜欢的,肯定就有讨厌的,连莎士比亚都有人嫌弃老土呢,凯瑟琳对此接受良好。
她自己也拆阅信件,发现《谋杀指导》的反馈,大致和自己想的差不多。
杀人犯和侦探合作破案的模式,放在后世已经被写被拍到烂大街的程度。但十九世纪的通俗,仍然讲究好人就是好人、坏人就是坏人,就算是情有可原,也往往点到即止,不会深入刻画,或者担任重要角色。
比如《基督山伯爵》,再比如说《福尔摩斯探案集》都是如此。
因而古多尔爵士的刻画,完全不出意外地引起了讨论。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