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靖捏了捏拳头:“朱大人您这话说得对。”

        “朱大人多谢您关心,但张叔愿出手救我,他当日豁出各种风险相救,对我而言便有救命之恩。”许景行道:“若因户籍区分,便划清界限,也是我所不屑的行径。我许景行自问能够凭才华抹平户籍乃是家世的鸿沟,让天下人单纯欣赏我才华!”

        哪怕知道许景行带着些“人设”的强调,可听闻这番话,许景言感觉自己随之热血澎湃:“没错!”

        张靖闻言感觉自己在战场磨砺出来的铁石心肠都要被柔化了两分。朱县丞看着说得自信飞扬的许景行,“希冀你这份自信能够保持。”

        “多谢大人。”许景行弯腰:“小民厚颜,小民这份自信能够保持的话,也需要大人您鼎力相助。”

        边说他将三个银锭子双手郑重的朝朱县丞奉上:“小民想请您润笔一二,罗列一份四书的注疏书单。古往今来为四书注疏的名师大儒不少,可堪称经典流传也被朝廷认可的注疏少之又少。小民年幼,没来得及听马恩先生教导有关方面的内容。”

        他的古代常识要是没记错的话,光会背《论语》没用,还得要背朱熹看论语的批注等等。

        就好像现代,除却薄薄的每科课本外,还有相应对的《教材全解》《学霸笔记》《一课一练》,等高考了还有专门针对性的《五年高考三年模拟》。

        与其回村守孝只能靠安村长张靖这两门外汉慢慢摸索相关门道,倒不如一步到位,请这位科考出身的朱县丞直接列张科考必背书目。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三五中文;http://www.99doing.com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