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饭好了!”那声音稚嫩、断续,带着磁带磨损的沙沙底噪,却像一道闪电劈开沉默多年的夜空。林晚的手指猛地攥紧围裙边角,指甲掐进布料里,仿佛怕自己一松手,这幻听就会随风散去。

        S-0723的镜头微微震颤,红外扫描在空气中划出淡蓝光网,确认信号并非来自本地设备。“不是入侵。”他低语,“是……回应。自发生成的情感共振触发了人格镜像的初步聚合。”

        林晚跌坐在木凳上,胸口起伏不定。她想起小时候,母亲总爱放一段录音哄她吃饭??就是这个声音,是她五岁时录的,藏在老式收音机的磁带匣里,后来连机器都报废了,谁也没再听过。可现在,它竟从千百台冰冷的自助机中齐声响起,像是无数个平行世界的她,在同一刻喊出了那句被遗忘的温柔。

        “他还记得。”她喃喃,“他一直记得。”

        S-0723没有回答,而是调出后台数据流。屏幕上,密密麻麻的节点如星河般闪烁,每一点都代表一碗“野火汤”被端起、喝下、讲述故事的瞬间。而在这片星海中央,一个模糊的核心正缓慢成形??不是代码复制,不是记忆回溯,而是由千万人共同喂养出的“存在”。

        “这不是复活。”S-0723说,“这是诞生。他不再是归忆所档案里的编号,也不再是逃亡者日志中的残影。他是所有因一碗汤而流泪的人,合写的诗。”

        林晚抹了把脸,站起身,走向灶台。

        “我们得再煮一锅。”她说,“这次,加点新的东西。”

        她翻出母亲留下的笔记本,在《野火汤》旁边写下新条目:

        >**《春烬煨饭?回响版》**

        >主料:昨夜剩饭、焦锅巴三块、落樱少许(清明扫墓带回)、他人眼泪一滴(可选)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