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五中文 > 都市小说 > 归妹 >
        乌昙等人因为先和玉旒云一行赶回郢城,并未目睹铁山寺大火。但是,既然已经听说复兴会打算一旦事败会将整个郢城付之一炬,区区铁山寺和清水庵被焚,也不值得惊讶。是以,对徐松涛的叫骂不予理会,只是搜寻还有没有一息尚存的敌人,看能不能从他们口中问出复兴会焚城计划的细节来。但无奈的是,乌昙之前下了除徐松涛之外一律格杀的命令,鼎兴之中的复兴会中人即便尚有一口气在,也都伤势过重,无从盘问。吴松涛见状,哈哈大笑:“何必白费力气?总之今日你们是死定了,不是被我复国义师乱刀砍死,就是被火油火药烧死!这就叫多行不义必自毙!”

        “□□爷爷的!”海龙帮诸人暴怒,“不让你尝尝老子们的厉害,你还嘴硬!”说时就有人上来踢了徐松涛两脚。

        乌昙本想制止——这时候,若是连徐松涛都死了,就彻底问不出个所以然了。只是,这老家伙如此顽固,又早已抱定了同归于尽想法,想要从他口中逼问出火油、火药之所在只怕难于登天。不如索性放手让弟兄们拷打逼供,碰碰运气。是以,他袖手不管,冷眼看着徐松涛遭遇拳打脚踢,同时心中盘算着其他的方法:复兴会今日乃是分头行事,各路人马的领头者应该都晓得全盘计划。从四面八方赶去皇宫的那一些已经来不及拦截,鱼肠胡同那里倒可能还有些人,只是离此地甚远,眼下的形势经不起耽搁……这可如何是好?对自己谋略上的欠缺,愈发感到沮丧。

        这时候,晋二娘却忽然想起了什么。“说起做功德,咱们之前是不是花了一大笔银子修缮永明渠?”

        “永明渠?”鼎兴的伙计都还记得。这永明渠是郢城用来排水的设施,开凿于五十年前,为的是春季融雪和夏季暴雨之时避免京城内涝。当时也请了铁山寺一位在营造上造诣颇深的高僧设计,采用明渠与暗沟相配合的方式,将天然的河道与人工沟渠相连,在整个郢城的地上地下织出一张纵横交错的水网。据说前后花费十年才完成,竣工后,果然解决了内涝之苦。只不过,雨水冲刷城中各地的泥沙,沟渠易于淤塞。须得时时疏浚。建成最初的十余年,官府都征发民夫修葺永明渠。后来,因为皇帝昏庸,国库亏空,渐渐懒于维护,到樾军征服馘国时,永明渠已经彻底失去了排水的功能。岑广授命镇守西疆,第一年夏天就遭遇了严重的暴雨,郢城内涝,不仅官员百姓寸步难行,种种秽物浸泡水中,将城池搞得臭不可闻,还引发了一场不大不小的疫病。事后,官府决心重修永明渠。至于费用,除了从库银中拨发一部分,大多向地方富商豪绅募集。鼎兴来到西疆设立分号之后,自然也就成为了募捐的对象。前后被迫献金逾三千两。晋二娘刚刚亲自来到郢城时,还训斥伙计们败家。但官府找上门来时,她也不得不屈从——就在三个月前,还拿出五百两来。

        在众多商家和官府的努力下,永明渠总算从完全废弃开始逐步恢复作用。但毕竟工程浩大,修好的只有一小部分而已。“这那里是沟渠,简直就是吸金无底洞!”伙计们记得晋二娘这样埋怨,“要全修好,可不得搭进去几百万两?咱们还是趁早搬去旁的地方好了!”

        ——这光景,她怎么忽然提起永明渠来了?众人皆有些摸不着头脑。晋二娘的三角眼却放出精光:“永明渠最早是为了让前朝皇宫不要淹水才修建的,所以是从旧皇宫开始开凿的。平北公主持的修缮工程,也是从旧皇宫那边开始,慢慢向四面八方延伸。我记得我们鼎兴出钱修的那一段是从皇宫往西面去的,而大昌米铺的赵老板,则出银子将皇宫往东的那条主渠修到了梅花巷……那会儿,赵老板说夏季内涝,常常会威胁他的米仓,希望能优先疏浚他店铺附近,不过官府却说他店铺地处城北,地势较高,修葺工程要先解决城中低洼地带的排水难题……”

        众人听她如此念念有词,且越说越亢奋,更加莫名其妙。不过,他们都知道,晋二娘虽然有时会装疯卖傻,但绝不会无端端说些废话。且这时候,大伙儿也注意到徐松涛的面色渐渐难看了起来,听晋二娘每说一句,他额头的青筋就鼓胀一分,看样子,若不是他两肩脱臼受制于人,他就要跳将起来把晋二娘掐死。

        莫非——这永明渠还跟复兴会的谋反大计有关?不由都把眼望向晋二娘,求她速速揭晓谜底。晋二娘当然也不卖关子。瞧见徐松涛青紫的面色,她已经知道自己的猜测多半不假,略带得意地冷笑一声:“徐将军,你们的火油火药是布置在这永明渠中吧?你们一旦事败,就在旧皇宫点火,这火头就从那边顺着永明渠烧过来——距我鼎兴最近的,就是梅花巷了,那是新修的永明渠的最东边。之后,暗渠没有疏通,所以并没有火油火药在地下,得依靠房屋燃烧,所以还稍许有些撤退的时间,是以方才徐将军说,从这里看到梅花巷起火,再逃不迟。而皇宫向北,明渠、暗渠完全没有疏通过,所以地下一点儿火油、火药也无,冬季刮的又是西北风,地面上的火星不容易扩散去那边。因此,你们留下北面作为退路——小妇人说的不错吧?”

        “放屁!”徐松涛大声否认。但他那激动的态度,恰恰证明了晋二娘说的大差不离。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