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五中文 > 都市小说 > 归妹 >
        “傀儡……”公孙天成低喃,又看了程亦风一眼,这次眼神有了很大的改变,有惊讶,有遗憾,有痛心,又有理解,复杂得就像老先生本身一样,难以解读。他叹了一口气:“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这话大人一定知道。”

        程亦风科举出身,当然熟读四书五经。

        公孙天成道:“那么当三者出现矛盾的时候,大人应该先保哪一个?”

        “当然是……”程亦风几乎冲口而出“先保民”,但是立刻意识到这个问题的刁钻——如果永远不打仗有利百姓,莫非就要把江山拱手送给樾人来统治,以达天下一统吗?如果皇帝昏庸,难道做臣子的为了社稷着想,就要弑君犯上吗?

        公孙天成知道他心里想的是什么:“大人不说出口,难道就可以不用面对么?老朽可以告诉大人,那个喜欢修道的人就是当今皇帝,‘玄牝之门’就是他的闲章!”

        “你胡说!”程亦风叫道,“皇上根本就不理朝政,他龙体欠安,连话也说不清楚,怎么会发这样的圣旨?再说,皇上又几时喜欢修道了?先生从何得知?证据何在?”

        公孙天成显然认为有些事情不便解释,也不愿解释:“大人请相信老朽。如今大人最好的选择是继续以你代太子亲征的身份全权指挥大青河沿线的部队,尽快和樾国签署和约。有这些人马做保障,凉城那边也不能把大人怎样。再说,大人赢得了大青河战役的胜利,在军中威望甚高,倘若凉城那边真的要治大人抗旨之罪,大人正好可以起兵,拥戴太子登基。”

        程亦风怎么也没有像到公孙天成竟然会提出这样的建议,惊的连退数步,直到狠狠地撞在了桌角上,才反应过来:“你……你怎么可以说出这种大逆不道的话来?”

        “为人臣者杀其主,的确是大逆。但是是否‘不道’就要看‘道’是什么了——”公孙天成静静的,“夫道,无为无形,内以修身,外以治人。《文子》曰:‘天子有道则天下服,长有社稷,公侯有道则人民和睦,不失其国,士庶有道则全其身,保其亲,强大有道,不战而克,小弱有道,不争而得,举事有道,功成得福,君臣有道则忠惠,父子有道则慈孝,士庶有道则相爱,故有道则知,无道则苛。’由此看,若大人弑君乃无道,当今皇上昏庸至此,难道不也是‘无道’吗?天子无道,则国家灭亡!大人要眼睁睁看着国家灭亡么?”

        “你不要说了!”程亦风拍案——不错,元酆帝的确骄奢淫逸昏庸不堪,但是弑杀皇帝、拥立太子,史书上他会留下怎样的声名?不,他在乎的也不仅仅是“声名”,而是这件事情无论如何不能这样做——就算推翻了元酆帝让竣熙登基能够有一个新的希望,但是连“君臣父子”的纲常都打乱了,还能风调雨顺、国泰民安么?到时候说竣熙以仁爱治国、以孝义治国,岂不笑掉天下人的大牙?天子为万民之表率,百姓都来效法弑父篡位的竣熙,则伦理何存?做事是不能不择手段的!何况,公孙天成也没有证据说发出这封圣旨命令“不战不和”的就是元酆帝。“别说现在还不知道凉城有没有变故,又出了什么变故。”他打着颤,但是斩钉截铁道,“即便皇上真的被奸人蒙蔽,做出有损社稷的决策,我程某人也决不能以此为名拥兵叛乱!”

        “现在不是要大人拥兵叛乱,是要大人救国家于危难,救百姓于水深火热!”公孙天成道,“大人不是素来以百姓之忧为忧,以百姓之乐为乐么?大人不是有志革新变法么?昏君当道,大人如何施行新政?老朽当初投效大人,也是为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