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不知道,李家的小女儿是要嫁到城里去的,嫁的男人还是个工人,每个月都能领工资。李家的小儿子还有好几年才娶媳妇,等李家小女儿嫁到城里,生个儿子站稳了脚跟,将来她娘家兄弟娶媳妇的时候,她难道不会帮衬帮衬?”
“说的也是,说不定她嫁到城里还能给娘家兄弟弄个工人来当当哩!”
江余听了一会儿,心里有了想法,她可以把那块花布给卖出去,这样她就有钱买火柴了,还有肥皂、煤油这些生活用品了。
现在的布料大多是深色,亮眼的花布可是紧俏货,也要贵上一些,一般人买不起,城里领工资的人就不一样了,即使平时不舍得,结婚的时候总得做身新衣裳,还得是颜色鲜艳的新衣裳。
再过几日就是端午节了,过节的时候供销社会供应多一些物资,这几日,大队里的妇女多半会跟大队长请半天假,坐大队里的驴车去县城的供销社里买些生活用品。
江余也和大队长请了半天假,跟着大队里的大娘们一起坐上了去往县城的驴车。
“江余,你也去县里啊?”
江余点点头,“家里没火柴了,我去供销社买盒火柴。”
大娘们不会觉得江余都吃不起饭了,还有钱买火柴有什么不对。
一盒火柴只需要两分钱,一斤粗粮就要九分钱,还需要粮票,粮票只有城里人才有,乡下人是没有粮票的,就算有钱有粮票,粮站里也没有粮食卖给你,乡下人很难用钱买到粮食。
驴车摇摇晃晃半个多小时后,终于到了县城,驴车停在供销社门口不远处的一棵树下,赶车的李大爷道:“一个小时后还在这个地方集合,来晚了可不等的啊!”
大娘们应下之后就往供销社里挤,大家都知道这几日供销社来物资了,周围大队的人都在这几日来买东西,不大的县城供销社里人挤人。
江余也随大流挤进了供销社,她得先了解一下供销社里的布料的价格,她身子瘦小灵活,在人群中像一条滑溜的鱼一样,很快就挤到了买布料的柜台前,这个柜台前的人特别多,大娘大姐们手里抓着钱和票据争着送到售货员面前,这个喊着要十二尺,那个喊着要十三尺,好像布料不要钱一样。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