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也是对于最新科技、太空探索相关科研发展的限制。

        很多人都发现了这个问题,一直都在找寻能够解决的方法,有人就提出专门成立相关的基金会,每年不管一定的税收比例作为直接预算进行投入。

        不管是最新科技也好,太空探索也好,投入多少钱都是能划掉的,就比如说,奕星的聚能卫星,航天局也拿到了制造许可,他们可以发射自己的聚能卫星,还有月球基地相关项目,好多太空相关研究都希望能够在月球基地建造实验室,是拨付多少钱都可以用掉的。

        所以,拿出合理范围的预算,就像是国-放预算一样,直接从税收总额按比例拨付,成立专门的科研基金会,后续就可以省下很多问题。

        赵奕对于高层领导所说的,是持有肯定态度的,因为他申请了好多的项目,每次都有高层召开会议来拨款,确实是很麻烦的一件事情。

        如果有专门的基金会,申请资金就可以简单很多,不用再通过科技处或者是高层会议来做决定。

        另外,成立有关最新科技太空探索领域的基金会,还可以让更多的企业参与进来,而不只是国-家自己来。

        企业更加有活力一些,好多企业都希望能够在太空探索领域进行投入,但上下游的产业都被垄断,他们根本没有参与的机会,也就是奕星相关的企业,才能够参与进来,但只是少量的企业,肯定不可能让整个市场活跃起来,只有更多的企业参与,才能够让相关领域的科技快速发展,才能够快速的扩大市场。

        赵奕和高层领导谈了很多,大政-策上他一般是不说话的,只是听听而已,但是关系到最新科技、太空探索,还是必须要发表一下观点,因为绝大部分核心技术都是他或者他带领团队研究出来的。

        回程是有些疲惫的,在月球基地不可能休息好,到玄黄号上只能呆在引力实验室,十分之一的地球引力,还是让人感觉很不舒服。

        赵奕还算是适应比较好的,有些第一次上太空,跟着高层领导来的人,甚至就不算在呕吐。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