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不断纠结的讨论中,赵奕的态度就非常关键了,甚至说可以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正因为如此,赵奕并没有发表意见,他知道自己发表意见,就会起到决策作用。

        赵奕心里是希望载人的,因为技术上是没有问题的,而且能完成载人,不管是对于国内还是公司,都可以说有着巨大的意义。

        但是,就算是赵奕也没办法保证,执行任务过程中百分百安全。

        这就是问题所在。

        赵奕没有办法直接决定下来,他旁听了好多人的意见,还询问了几个熟悉的领导层,和航天局方面也连续进行接洽,最终他决定见一见,公司培养的几个宇航员。

        奕星在成立之初,就开始培养宇航员,投入的资金规模也超过两亿人民币,但因为时间还很短暂,签约奕星的宇航员,依旧是航天局‘提前退役’,或是‘已退役’的。

        当然,也有一些新人,选择加入到奕星公司,能力上就稍稍差一些了。

        奕星公司所属,能代表公司进入太空执行任务的宇航员有五个,都是奕星和航天局联合培养。

        这方面肯定是奕星支付所有的费用。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