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项目最关键的问题,还是在能源供给端,也就是光能接收转化器的制造上。
用在汽车上的光能接收转化器,已经被证明可以使用,汽车行驶超过一万公里,也没有出现任何问题。
但是,安装在民用汽车上,和安装在太空卫星上,还是存在很大区别的,最主要的区别就是散热问题。
散热,是个大问题。
无限动力汽车上的光能接收转化器,可以说就是一个‘电能匣’,是封闭式的设计,开启依旧就能够源源不断供给稳定的电能。
电能匣的设计上不存在问题,因为内部的电能转化率非常高,哪怕只依靠自然散热,内部最高温度也致能达到四百摄氏度,根本无法对接触的到的压缩材料造成任何影响,同时,电能匣内部还设计了冷却装置,也就直接解决了散热问题。
第六百四十二章制造天空中最亮的星
如果是放在太空中就不一样了,太空中的空气密度非常低,自然散热速度也就非常的慢。
同时,因为无法供给相关的材料,而制造后服役时间很长,最低预计超过五年以上,太空中的光能接收转化器,无法使用大部分冷却设计。
那么,怎么解决冷却问题呢?
这个问题甚至难住了赵奕,但他还是想出了最简单的解决方案--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