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次说的话也变成,“这个设计很完美啊!最少理论逻辑完美,但不知道是怎么个自动控制法,还需要详细的计算验证一下!”

        “侧翼设计的很不错,我竟然找不到问题……”

        “原来上进风口能关闭,目的是支持超音速巡航?这个形态确实能最大化降低阻力。”

        杨聪的点评越来越少,越来越少,到后来干脆就闷头扎进了设计文件,一句话都不说了,脸上的表情也变得越来越严肃。

        刘建昆最开始还认真听着,发现杨聪都是正面的评论,再看到他的样子,似乎明白了什么,他带着苦笑的吸了口气,干脆也不打扰杨聪,直接站起来走出了们。

        很快。

        他就拨通了给沈城飞机研究所的电话,告知所里派出专业的设计师、数据分析师,来航空集团参与飞机设计验收工作。

        然后是武城飞机设计研究所。

        接下来干脆分别通知了航空集团的几个院士,还联系了科学院的动力部门,让他们派出几个专家,参与到验收工作中。

        事实上,一般的战斗机设计验收,用不到这么多的专家,但刘建昆算是很有经验了,都不用杨聪多做解释,他一看战鹰-1的外形,就知道设计的技术含量有多高,凭借集团内部的人手,想要短时间完成验收是不够的,必须要有各方面的专家参与。

        另外就是战斗机性质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