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奕理解的点头,说道,“国内还是要加大精工制造和材料研发相关的投入,否则以后很多技术都会受到限制。”

        “是啊。”

        旁边不少人感慨。

        刘建昆走过来,有些激动的说道,“已经很好了,昆仑理论最高也只能临近四代发动机水准,而这份设计理论上超越了第五代发动机,咱们未来几十年都不用担心发动机设计问题了。”

        其他人也跟着激动起来。

        实际上,近两个月时间里,他们已经激动不止一次了,现在再说出来还是非常激动,昆仑二组的设计做的太完美,直接让涡扇发动机设计从临近四代水准,直接跨越到了五代水准。

        设计和制造不是一件事,但有设计才能制造出来,有了昆仑二组的设计,未来几十年都不用头疼涡扇发动机设计问题了。

        这实在令人激动!

        在此之前,国内的涡扇发动机就只有昆仑,设计理论最高推重比是7到8,实际制造出的样机,推重比就只有6左右。

        按照国际上的信息来看,昆仑最多只能达到第三代发动机水准,而第三代发动机出现在三十多年前,以M国的F100、F110、F404,欧洲的RBl99、M88-3,苏国的RD-33和AL-31F发动机为代表,推重比在8左右。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