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处于不同的角度去看待问题时,他们各自都有不少的收获。

        当然,争议也是有的。

        赵奕直接指出李宁的‘离子晶格自选产生新的场’说法,微观数学的角度说不通。

        他做了详细的解释。

        李宁则是极度维护自己的理论,认为粒子数学的构建不符合实际,大部分都是错误的。

        然后,赵奕用已经证明的微观理论,做详细的数据解析来证明自己的说法,李宁看着复杂的数学构架,试着去理解也发现,‘新场力’的说法确实没有支撑,但他还是以自己的理解,继续说起相关问题。

        在争议和讨论中,很快就过了一个星期。

        这时候,讨论也差不多了。

        赵奕弄懂了李宁的‘超导反重力’理论,也说出了自己的想法,“李教授,我对你的理论非常感兴趣,也非常的想证明它。”

        “但是,随意的设计实验,想要验证很需要运气。”

        “如果理论是错误的,无论怎么设计实验,也不可能有结果。所以我的打算是先建立理论模型,以理论推导具体该怎么去设计实验,以及会产生什么样的实验效果。”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