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多人的期待中,赵奕进行了简单的开场白,随后就进行了主题环节,也就是讲述发现2CV-炳氢分子的实验过程。

        这个过程包括研究发现、实验设计、数据分析,也包括后续的推断,然后就到了下一步的实验设计……

        以此循环。

        一直到发现2CV-炳氢分子弱化艾滋病毒毒力为止。

        赵毅的语调有些轻快,他仿佛就是不用脑在背稿,讲述的速度也很快,同时表情也非常的淡然,连一丝慌乱都没有。

        这是因为有准备。

        在确定参加医学科学院的传染病防治交流会,并发表发现2CV-炳氢分子效果的报告后,实验室几个人都在为此做准备,还特别‘征召’了经验丰富的戴天庆,帮忙对报告内容进行审核、修改。

        赵奕还是第一次‘背稿子’做报告,好在他也是参与了实验,记忆力也非常的高,大环节读上两遍就差不多,小环节自己发挥就可以,他自己发挥的部分,是其他人无法帮忙准备的,也就是根据实验来做‘推导’的过程,或者说思考方式。

        他把这一部分也想好了,就是该怎么说怎么说,怎么做的就怎么说。

        于是报告的过程中,台下的人就听到好多类似的、令人想不通的推测。

        “我们实验室刚做完艾滋病毒力基因vif的解析项目,顺便也做一下常规的研究,利用每个人的血液,来做艾滋病感染分析……”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