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奕很有耐心的听着,跟着不断的点头。

        他差不多都听明白了,也联系着想到希格斯机制问题,他需要论证的希格斯机制原理,必须要依靠爱德华-威腾的研究。

        两人的研究是互补的。

        区别是爱德华-威腾研究的是M理论、多维空间内部问题,而他研究是外部三维空间的粒子问题。

        如果用一个水果比喻的话,爱德华-威腾是在论证水果内部看不到的部分,并慢慢推进到里面的边缘,他则是论证外面的部分,推进到外面的边缘。

        然后两人的论证想结合,去阐述水果的表皮是什么样子的。

        相比来说,他的论证更贴近现实,是以知道的规则、原理,来构建整个数学体系,中途也可能发生,构建出的体系和某种知道的原理相悖的情况。

        赵奕希望看到那种情况,两者只能有一个正确的情况下,他就能知道是自己的理论错误,还是知道的原理相悖是错误的。

        爱德华-威腾连续说了一大通,差不多都可以理解为‘美妙数学构建出的虚幻想象’,随后忽然问向赵奕,“你有什么进展吗?我记得你刚才说完成了一小部分。”

        赵奕点头道,“前一阵子,我用我的理论,对超对称性问题进行了解析,并完成了论证。”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