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CV-炳氢分子是和艾滋病毒的突刺想结合,只是知道和突刺上的某种物质发生反应,具体是相结合,还是蛋白之间的消融,又或者是‘黏’在突刺上,依旧是个不确定的事情。

        赵奕利用《因果律》得出了结果。

        2CV-炳氢分子是和艾滋病毒突刺的蛋白相结合,转变成了一种更加稳固的蛋白结构,导致艾滋病毒突刺无法正常发挥作用。

        这种反应是很巧合的。

        艾滋病毒突刺就像是遇到了天敌一样,碰到2CV-炳氢分子就会发生反应,从而导致突刺的功效严重弱化。

        “或许也因此如此,2CV-炳氢分子对抗其他病毒效果很一般。”除非是某种病毒的突刺和艾滋病毒具有同样发生作用的蛋白,只是类似的蛋白机构,作用就会非常的小,甚至是完全没有效果。

        当有关2CV-炳氢分子的讨论结束,几个人就说起了其他事情,其他人恭喜了赵奕完成‘超对称问题’分析。

        戴天庆说道,“我看了那些报道,真是可以啊,赵奕,又是一项最顶级的成就,还是物理研究的。”

        “这个算是数学吧?”李明持有不同意见。

        “物理!超对称性肯定是物理?是粒子发生的作用,我是研究医学的,也懂物理!”戴天庆说的非常肯定。

        “但是,我记得理论物理是数学!”接下来两人开始争论起,超对称性问题是数学还是物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