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成文研究过粒子的边界理论,对其中的数学构架也深入了解过,他的学术水平相当高。
他是公认的顶级数学家,多数人对他的印象,都是数学领域非常优秀,实际上,他在物理领域也有很深入的研究,甚至说还有不菲的成就。
三十年前,邱成文就有对卡拉比猜想的研究,他的研究证明“万有理论”所要求的十维时空大部分都是卷曲的,消失于现在被称为卡拉比-丘空间的视野之外。
后来,邱成文又证明了另外一个关于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的重要结果:爱因斯坦方程的任何解都必须具有正能量。
邱成文还一直在做爱因斯坦的‘正质量猜想’相关的研究,他还和霍金讨论了这个问题,获得了霍金的高度敬佩,‘正质量猜想’和霍金的黑洞研究有直接关系,两人在物理学研究上有共同话题。
以邱成文的数学、物理学术水平,审核粒子数学类的理论物理论文,真是再适合不过,但当他随着论文内容的展开,深入的进行理解时,忽然就遇到了难处,因为里面好多的数学分析,尤其牵扯到素数能量相关内容,就有些不好理解了。
他确实是顶级的数学家,但牵扯到解析数论以及双曲面复杂几何,再加上粒子数学,还是以粒子的边界理论为基础……
太晦涩了!
邱成文一点点的看下去,好消息是只要认真的去思考,认真的去论证,并没有出现那种完全看不懂、不理解的东西,但理解的速度也非常慢,有几行关于能量分布的论述,他花了半个多小时,还自己去做了一下函数计算,才完全明白过来。
“果然是理论物理。”
邱成文话语间带着讽刺的音调,随即苦笑一声,“这也太复杂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