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赵奕想通了。

        项目的价值本来就是这么高,知识就是值钱的东西,他把项目快速完成,项目负责人也只会高兴,他们肯定会希望能拥有完善的信息传输数学理论。

        这对于国家科技的发展,是非常有利的。

        国家导航系统的项目中,要往太空中发射很多卫星,把卫星发射上去再想收回来更新系统,成本大概会比卫星本身还要高。

        所以说早一点儿把项目提交上去,就能早一点完善算法系统,能让后续发射的卫星拍摄精度更高,传输效率更高。

        ‘信息压缩技术理论研究’项目,对赵奕来说没有什么难度,他只是把数字压缩技术的资料,整理修缮一下,考虑到项目的审核人员、内部的研究人员,不可能都像是陶哲轩一样,是站在数学研究领域金字塔的人物,对于数字压缩技术的数学理论,了解也不会太深入,就需要在理解难度比较高的地方,适当的做一些注解。

        做注解的工作占用的时间反倒是比较多。

        赵奕对理论整体是非常理解的,但因为做研究使用的是因果思维,好多地方他觉得,一下子就理解了,但转换到逻辑思维后,就感觉有些想不太通。

        他干脆把很多小段的内容,全部都做上了注解。

        这个工作倒是不消耗脑力,但非常的消耗时间。

        赵奕又开始闭门不出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