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则是,赵奕似乎吸收了足够多的知识,并不用讲解什么了,他一直和爱德华不断的讨论。
现在才是交流的正确模式。
爱德华身在其中还感觉什么,但赛尔伯格一直在旁边,所谓‘旁观者清’,他最惊讶的是,“这家伙,竟然在两、三天时间,就把教授说的都理解了?还都记住了?”
“就算每天花十个小时,到现在最多也就三十个小时吧?”
“我都跟了老师好多年了,做弦理论的研究也有很久……”
赛尔伯格都感觉是被打击了,他最开始还觉得,赵奕只是数学能力强,大概也是长久的进行研究,再加上一点点运气……
现在才发现自己实在是太天真了。
如果做一个智商对比的话,对方的智商大概直追爱因斯坦,而他也只是个普通人而已,普通人就老老实实在旁边当观众吧。
赛尔伯格不知道的是,赵奕可不是每天花费十个小时,每当爱德华师徒一离开,他就把弦理论抛在了脑后,但能这么短的时间内,理解那么多的东西,也不能全归功于智商、理解记忆能力。
这和数学有关。
爱德华讲解的东西很多都牵扯到数学计算和列式,他记住了那些关键的东西就足够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