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峰这账其实很简单,每年冬天来逮八只肚子里带崽子的母貂,连续逮个四年,家里就会有32只的母貂亲本。
野获的母貂好吃好喝伺候着,假设每只母貂在圈养的第一年春天生产三只幼崽,四年过后,就会有接近100只子一代种貂。
假设这母貂产的崽子性别公母对半,那就是差不多50对种貂。
经过四年时间,第一年春天出生的子一代种貂已经开始繁殖了,人工笼养好吃好喝的情况下,进入繁殖期的种貂,后续至少有八到十年的时间,可以每年产三到五只幼崽。
一只母貂,一年产三只崽子,按照现在的行情,一只崽子养大卖皮都能创造至少五六百打底的收益。
这还没有额外计算种源的繁殖价值。
实际上这玩意在资源足够,合理管理的情况下,种群扩张是呈指数增长的。
从20只到100只的时间有点长,但是100到500,时间就会大大缩短。
当掌握足够多种源数量基数的时候,这玩意儿赚钱的速度会极度暴力,而且还有巨大的门槛。
什么样的生意是好生意,不愁销路,极度稀缺,而且对外面人来说还有巨大的准入门槛。
岳峰知道自己啥能力水平,让他去从政?他玩不转。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