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来道理也很简单,熟了的鹰早已经适应了人的存在,所以有人从跟前儿过,眼皮都不抬,浑身的羽毛蓬松,姿态也非常随意,大多数都是蹲在杠子上波澜不惊的样子。

        而没有经过熬鹰等操练的生鹰,虽然在昏暗的仓房里没人的时候饿了也会吃食儿,但见到人之后,第一反应肯定是进入戒备警惕状态。

        这种状态下,鹰在杠上可不是蹲着的,而是浑身的羽毛紧贴着身子,身体前倾,正儿八经的站着,一双锐利的双眸警惕的观察着面前的人,随时提防可能受到的攻击。

        一边是养尊处优的80后老员工,一边是桀骜不驯的00后未入职,在外行人眼里差别自然非常明显。

        至于那些看羽色,看骨架结构,看脾气秉性的相鹰之法,那是懂行的内行人才会有的认知,张宏斌不懂呀。

        “我就说您看了肯定能相中吧!这鹰要不要我现在解开,咱们拿到院子里去再看一眼?”岳峰提议道。

        “也行,拿到院子里看一眼更好!”张宏斌没有拒绝。

        岳峰立马带上牛皮手套,随后解开栓鹰的五尺缠在手上,随后端着鹰就从仓房里走了出来。

        见了天,这架小大鹰给人的感觉更好了,羽色是深豆黄泛着淡紫色,前面脯花上都是你那种指肚大小的黑色麻点,在阳光的反射下,羽毛质感非常不错。

        要说这鹰,在岳峰家里可真没受什么委屈,平均一天一只左右的沙半鸡或者其他杂鸟,吃的都是鲜活的食物,又一直没有上山捕猎,所以翅膀尾巴的羽毛是百分百完美的状态,不像暖棚里鹰杠上天天干活的鹰,尾羽的底部,怎么也会有点分叉磨损啥的。

        美中不足的是,这小大鹰虽然能上手,但在人手上站着,非常的不适应,两侧的翅膀跟尾巴都舒展开耷拉下来,随时准备逃跑。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