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弼是在满清治下当过县令的人,虽说以前是个贪官吧,可对衙役胥吏的那些污烂勾当一清二楚。

        要知道古代能当捕快的人,无不是机敏聪慧、健壮勇猛之辈,怯懦无能的人也干不了;否则无法维持社会治安不说,完不成上官交待的任务会挨板子乃至坐牢的。

        问题是既然机敏,那另一面肯定就是心思狡黠,更何况这个群体都是代代因袭,乱法贪赃,糊弄上司的本事都是一套套的。

        不过眼下治安警总署的人没到,还得用这两人,所以他才来了顿“杀威棒”,训了一番才叫他们起来。之后他又开了个条子,让他二人过了大年初六来办理入职手续。

        曹贵福和郭玉心有余悸的出了军管会的大门,心说这位军管会的“太尊老爷”看来是个不好糊弄的主。相比于曹贵福,郭玉不禁有些懊悔,以后街面上的钱不好挣了。

        时间一转眼就来到了大年初六,郭玉一大早就来到了军管会的门口,看见曹贵福已经到了。因为时间太早,大门还没开,两人便在门外的石阶下聊了起来。

        郭玉年轻,承袭捕役就是奔着能挣钱来的,之前李弼那番话把他吓的够呛,担心以后若是只拿六两的工食银,日子就没法过了。这年月城镇居民一家都是四五口,大都三代同堂,每个月五钱银子养家根本不够用。

        曹贵福则安慰说,眼下要紧的是把案子办好,担心旁的都没用。若是不想干,那也得把这桩案子办完了再说辞职。

        其实两人的家里在城外都有地,雇人耕种收租子,另外城内还有铺面。如今重新当了差,那些青楼、赌场之地每个月都会奉上一笔银钱以求关照,根本不愁吃穿。

        两人聊了一炷香的工夫,大门开了。按照门卫的指引,他们先去了以前吏房的所在办理入职手续。接待他们的是军管会的一名退伍军人担任的文书,等对方在登记表上分别填写了二人的个人和家庭信息后,郭玉终于忍不住问了句俸禄的问题。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